|
本帖最后由 吕布姜维 于 2012-1-26 10:36 编辑
上接第7楼
34、袁绍对剑孙坚
分析:常态交锋
作者曾安排了几位巨头袁绍和董卓对剑,袁绍和孙坚对剑,给人的感觉是几位巨头武力相若。
孙坚英雄冠世,刚勇绝伦,曾刺杀赵弘
袁绍英雄盖世,武勇超群,曾追杀蹇硕,斩樊陵
董卓腰大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手绰飞燕,走及笨马
当然,孙坚的战例比后二者过硬,所以burrjiang将后二者武力低于前者。
武评33:
袁绍:武力值88,中二流
袁绍有“身长貌伟,行步有威,英雄盖世,武勇超群”的勇名,最低可判二流。曾与孙坚迎剑交锋,曾与董卓在筵上持剑敌对,袁绍,曾提剑直砍亲领兵从宫出来御袁绍的蹇硕,曾立斩代理大将军樊陵。
袁绍武力并不能准确定位,burrjiang根据其勇名和两个败敌战例约放在二流,而和董卓和孙坚的两次对剑,也隐约感觉可以相匹。故暂定中二流。
引用第十二回:坚大怒,拔所佩之剑,要斩军士,绍曰:“汝斩军人,乃欺我也。”绍亦拔剑来杀孙坚,坚挥剑迎之
35、黄盖不数合退蔡瑁
分析:非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黄盖远道而来,蔡瑁半路拦截,黄盖略吃亏,属于黄盖的逆态交锋
引用第十二回:黄盖挺枪便出,蔡瑁舞刀来迎。斗不数合,黄盖提鞭去打蔡瑁,瑁急闪,正中后心,护心镜打缺一半。瑁拔马走,孙坚乘势杀过界口
36、颜良立斩耿武
37、文丑砍死关纯
分析:非常态交锋
耿武、关纯突袭刺杀袁绍,颜良文丑仓促应战,属于颜良文丑的逆态交锋,但是武力差距太大,前者还是被速杀。
武评34-35:
耿武关纯:武力值81,弱三流
相比被颜良三合杀的宋宪,耿武关纯的表现比中二流宋宪要差。且无任何勇名和其他表现。故最高可列入三流。当然估计末流武将也没这么个本事刺杀袁绍,毕竟袁绍麾下猛将如云,耿武关纯虽然可能抱着同归如尽的想法,但不太可能明知是以卵击石而为之,故列入三流。
引用第十三回:独耿武与关纯伏于城外,以待袁绍。数日,请绍至,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绍车前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
38、文丑不十余合败公孙瓒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不十余合败,武力相差约8分。根据此前公孙瓒比较吕布武力约为89-90,文丑武力约为97-98,当然,文丑还有其他战例确定其武力,见后。
39、公孙瓒麾下四健将齐战文丑被杀一走三
分析:非常态交锋,正面交锋独败数将
文丑连续作战在先,可视为文丑的逆态交锋,以一败众是burrjiang对超一流武将设定的标准。故文丑可以凭此战入围超一流武将,毕竟汉末有这个记录的只有马超、典韦和许褚。
武评:
四健将:没有交代姓名,没有登录《嘉靖版三国五百位武将武力分析》,如果非要给个定位,根据勇名,都约为三流,被杀的那位靠后。
附4、文丑败公孙瓒后单骑冲阵入中军追赶如入无人之境
分析:单骑冲阵
文丑败敌主将后乘势单骑冲阵,敌方是实力较强的一方诸侯数万军马。
两军布阵会于磐河两边,文丑先单挑败公孙瓒,随后乘势单骑追赶过桥入阵中往来追赶公孙瓒,如入无人之境,途中遇公孙瓒手下四员健将齐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剩余三将奔走,最终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若非编外员工少年赵云临时加盟公孙集团,公孙瓒自然成为文丑的囊中之物。关羽曾吹嘘道“吾弟燕人张益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熟读演义的读者们自然不但未能找到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的表现,甚至连张飞任何单骑冲阵的表现都没有(只有和太史慈携手的双骑冲阵黄巾军),故“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神话也仅仅停留在吹嘘的层次,但是文丑几乎做到了,如前所述,若非临时员工少年赵云的出现。
40、连续作战的文丑五六十合平骑马无铠甲的少年赵云
分析:非常态交锋
文丑连续作战,先败公孙瓒,再在公孙瓒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再败四健将,再追杀公孙瓒;赵云骑无鞍马,且是少年;两人都低于正常水平,而对于两人都是超一流武将来说,平局无可讨论之处。
然部分网友以此战例认为赵云低于关羽,因为关羽曾经二合令文丑心怯,而赵云六十合平文丑。殊不知,至少有几点不同:
赵云无鞍马且少年,武力大打折扣,关羽骑赤兔马且壮年,巅峰时期;
赵云旁边只有无骑无盔无箭只能扒上坡去看的武力差距太大的中二流公孙瓒,而关羽旁边即将有刚刚逃亡即将回马的强一流徐晃;
战赵云前文丑一路顺风无心理压力,且自己不是统帅,无需心惦麾下的数万军马;战关羽前文丑刚刚中计后被群殴败局中逆转而此处追杀徐晃又遇强敌自然会想到一定是再次中计且将被再次群殴,而自己的数万军马刚刚从逆境中回来,需要惦记,舍弃军马而追杀徐晃只因为能够速胜,容不得文丑耽误时间,既然速杀徐晃无望且再次中计再次面临关羽+徐晃+军马群殴,而关羽武力正当巅峰以逸待劳,文丑心怯而撤并非异常。
也有部分网友以此战例作为文丑入超一流,因为文丑六十合平超一流的赵云。其实此处赵云年且少年又骑无鞍马,能否有超一流实力尚且疑问,即便有超一流的实力,六十合平超一流的武将也不足以列为超一流,殊不知张合还曾百十合战张飞才败呢。文丑独败四将,战退徐晃的战例就足以入超一流了。
引用第十三回: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拔回马便走,文丑乘势追赶过桥。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如入无人之境,往来在阵中追赶。瓒手下健将四员齐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奔走。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却转草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看看来近,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两马相交,如花似锦。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大战文丑六十合,胜败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
41、麴义斩急待退的严纲
分析:非常态战例,尚未交锋砍杀
严纲中计急待退,被麴义斩,尚未交锋。
武评36:
严纲:武力值85,强三流
严纲武力不好定位。虽然被斩,但是中计在前,急待退时被杀,不能作为武力低于麴义的依据,当然根据印象至少可以在中二流麴义之后。鉴于公孙瓒每次都是自己亲战,可视为严纲武力明显低于公孙瓒,故降到强三流。
42、麴义斩执旗将
分析:未知是否是正面交锋
执旗将武力如何,无从得知,但是麴义斩执旗将的战例又为麴义增加了一个亮点。
武评:
执旗将没有姓名,不做排名,如果非要定位,三流或末流
43、麴义令公孙瓒战不退而自走
分析:非常态交锋
麴义连续作战,公孙赞战局不利,都不是常态交锋。两名实力相当的武将,战不退对方正常,公孙瓒自然不能恋战,退走正常,麴义乘势追杀也正常。只是又为麴义增加了一个退公孙瓒的亮点。
44、赵云十余合杀连续作战的麴义
分析:非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麴义在十余合被以逸待劳的赵云所杀之前,已经杀二退一,故武评中可为两人的差距稍缩减一分,属于麴义的逆态交锋
武评37:
麴义:武力值90,强二流
麴义有战超一流超过十合的纪录,最低判二流。另外麴义有常态交锋斩敌将纪录,亦最低可入二流。
麴义是袁绍大战公孙瓒时表现仅次于文丑的重要武将,从安排作战来看,军中地位不亚于颜良文丑。根据常态下十余合败武力相差7级,麴义十余合被杀,武力可相差少年赵云8-9分,赵云有以逸待劳的可能,缩减一分,麴义可相差少年赵云7-8分。少年赵云武力约为97,故麴义可考虑为约89-90左右,考虑到麴义杀二退一的表现,择其高者,麴义武力可为90,强二流。
附5、赵云单骑冲袁绍军如入无人之境
分析:单骑冲杀
乘势(敌主将已杀)只身在敌军中冲杀,冲入麴义军中而不是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敌方实力较强但只有麴义一部。
引用第十三回:义见严纲兵来,皆伏而不动。仿佛有数十步远,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纲急待回,麴义拍马舞刀,斩严纲于马下,瓒军大败。左右军欲来,被颜良、文丑一齐射住。中军并起,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执旗将。公孙瓒见砍倒绣旗,战麴义不退,回马下桥而走。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一将引五百军不动,于中挺将跃马,直取麴义者,乃常山赵子龙也。截住麴义,战到十余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45、张虎三十余合平韩当但力怯,后战局不利而措手不及被杀
分析:常态交锋,非常态正面胜绩
张虎1战韩当的战例表明,几十合战平并非表示二将武力相等。
武评38:
张虎1(后面还有张虎2、张虎3):武力值84分,强三流
韩当三十余合占优势,约五十合可胜张虎,武力相差5分。
46、孙策暗箭杀陈生
分析:暗箭杀敌
陈生破坏单挑规则,故孙策暗箭杀之。
武评39:
陈生:武力值83,中三流
陈生武力没法准确评定,只能够依据其与张虎的并齐出场而估计。陈生出场在张虎之后且无任何表现,暂定低于张虎,列到中三流。
47、程普乘胜不战而退黄祖
分析:常态战例,正面不战而退胜绩
黄祖武力不高,且素知程普勇名,战局不利之时更没法抵挡,选择不战而逃。
引用第十四回:韩当应声而出。两骑相交,战三十余合,胜负未分。陈生见张虎力怯,飞马挺枪出阵,要来双斗。孙策在父后望见,按住手中枪,扯弓搭箭,正射中陈生面门,应弦落马。张虎见侧边陈生坠地,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削去半个脑袋。程普纵马,直来阵前捉黄祖。黄祖弃却头盔战马,杂于步军内逃命
48、程普不数合大败蔡瑁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逃命奔回阵中,程度可视为“大败”,相比较黄盖交锋以逸待劳的蔡瑁,虽然都是不数合,但是蔡瑁没有达到逃命程度。单纯以结果论,程普表现高于黄盖,但是黄盖是远道而来吃亏在先,故有调整空间。
武评40:
蔡瑁:武力值83,中三流
常态下不数合败,武力相差9分左右,故蔡瑁武力可根据程普黄盖计算来,约82-83分,蔡瑁是刘表麾下重要将领,则其高者83,中三流
引用第十四回:程普挺铁脊矛出马,与蔡瑁交锋。不到数合,蔡瑁逃命奔回阵中
49、吕公一合诱敌孙坚
分析:常态交锋
诱敌之交锋,且仅一合,只能说明孙坚不能秒吕公,无其他分析价值,但吕公敢诱敌,则至少自认为能够全省而退。
引用第十四回:吕公已于山林丛杂去处,上下埋伏。坚马快,单骑独出,前军不,坚大叫:“休走!”吕公勒回马来战。孙坚交马只一合,吕公便走,闪入山路去来
50、黄盖两合擒黄祖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武评41:
黄祖:武力值77,中末流
根据常态三合败相差11分,这里黄祖二合被擒可以相差黄盖约13-14分
51、程普不数合杀连续作战的吕公
分析:非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吕公连夜作战,体力消耗在先,属于吕公的逆态交锋
武评42:
吕公:武力值83,中三流
根据有健将勇名,最低准三流以上
根据不数合被程普杀,相距11-12
吕公体力消耗在先,差距缩小一分,相距10-11分,定位83,中三流。
引用第十四回:黄盖听得喊声震天,引水军杀来,正迎黄祖。交马两合,生擒黄祖。程普保着孙策,急待寻路,正逢吕公。程普纵马向前,战不到数合,一矛刺吕公于马下
52、董卓提戟战吕布
分析:非常态战例,尚未交锋自退
这是一个董卓下狠手但吕布相让的战例,差距就是差距,即使吕布相让,董卓也伤不到吕布半分
武评43:
董卓:武力值87,中二流
董卓武力无法准确定位,有“腰大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手绰飞燕,走及笨马,且曾强调力大”的勇名和特技,最低判二流。且曾经和袁绍对剑,感觉可以相匹。虽然两次对吕布都是差距太大(第一次对阵,不战而退,第二次吕布明显向让却伤不到吕布半分),但是对手毕竟是天下第一的吕布,由于无任何其他可以判断其武力的战例,故最终暂定87分,中二流。
引用第十五回:卓寻入后园,见吕布倚戟,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卓走至跟前,大喝一声。布回头见卓,大惊。卓夺下吕布手中戟,吕布便走。卓赶来,吕布走得快,董卓胖,赶不上。卓提戟来杀吕布,布手起一拳,打戟落于草中。卓拾戟赶来,布已走五十步远
53、吕布袭刺董卓
分析:非常态战例,突袭砍杀
董卓受伤堕车在先,吕布袭杀在后,无任何武评参考价值
引用第十七回: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裹甲不入,伤臂堕车。卓大呼曰:“吕布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戟直透咽喉
54、胡赤儿谋杀死牛辅
分析:非常态战例,突袭砍杀
没有交代是否有打斗,但根据谋杀来看,正面打斗的可能性不大
武评44-45:
胡赤儿:武力值84,中三流
既然牛辅武力值比较高,而胡赤儿谋杀牛辅,在没有其他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只好将胡赤儿列高于牛辅。
牛辅:武力值82,弱三流
牛辅有一个混战战例:"吕布令提兵前进,正与牛辅相战.辅败走,肃赢了一阵;吕布进兵,牛辅来迎.量辅如何敢与吕布对敌,牛辅遂大败而走",牛辅武力只能从混战中来看,没死于吕布手下,暂列83。
引自第十八回:是夜,牛辅唤心腹人胡赤儿商议,辅曰:“我素知吕布骁勇,必不能敌。不如暗藏金珠,与亲随三五人,弃了败军而去。”胡赤儿应允。是夜,辅与赤儿随行三人,各带金珠,弃营而走。将渡一河,赤儿欲谋取金珠,杀死牛辅,将头来献吕布。布问起情由,从人出首:“胡赤儿谋杀牛辅,夺其金宝。”
55、吕布单骑冲阵令李傕将士抵挡不住而退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单骑冲阵,独退众敌
吕布正面冲阵,李傕部下的将领无人能抵挡,独退两三万的大军。
这是演义中汉末将领最强的个人交锋战绩,含金量在吕布虎牢关酣战令张飞枪法散乱的胜绩之上,也高于赵云长坂坡负主先后杀死曹五十余名将、典韦独败郝曹成宋四健将及其近万军马、颜良连日败曹极多将领。
引自第十八回:两军圆处,吕布觑李傕等如无物,挺戟跃马,直冲过来。傕部下将士如何可当,傕军大乱,退走五十余里
56、少年马超不数合杀王方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武评46:
王方:武力值85,强三流
根据常态不数合败武力相差10分的原则,王方不数合被杀相差马超武力约11-12,而十七岁的马超相距巅峰马超约2分,为约96,故王方武力约84
57、马超背向擒李蒙
分析:非常态交锋
马超背对李蒙的交锋,擒之的难度增大,属于马超的逆态交锋
武评47:
李蒙:武力值83,中三流
虽然李蒙并齐王方时的出场排名都高于王方,但李蒙的表现明显逊于85分的王方,由于没有更好战例可确定其武力,故李蒙武力暂定为83,中三流
引用第十九回:王方明欺马超年幼,跃马横枪,径来迎敌。两般兵器起处,战不到数合,一枪刺王方于马下,马超亦勒马回阵。李蒙见刺死王方,一骑马从马超背后赶来,超已知道,故意俄延。蒙举枪搠入来,马超一头闪在一边,李蒙搠个空,马奔入来,两鞍相并,早挟了过去
附6、马超败军中在后死战令张济军不敢去追
分析:应该算马超独战张济军
马超在西凉军大败的情况下断后死战,几乎以一人之力领敌生力军不敢追杀,这隐约可算是马超独战张济军的亮点战例
引自第19回:马腾、韩一面退军。李傕、郭汜令张济一军赶马腾,樊稠一军赶韩遂。马腾、韩遂二人分兵起身,前军已远,后军不曾提备,张济、樊稠生力军赶来,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张济不敢去追。
58、刘晔席间杀郑宝
分析:非常态交锋
席间砍杀
武评48-49:
刘晔:武力值86,弱二流
郑宝:武力值81,弱三流
刘晔有“曹操麾下猛将”勇名,最低判二流。在曹操诸多将领中,虽然交代了刘晔"文武兼全",但终究无任何武力表现,所以不宜太高,相比吕虔有射敌记录又有被派出战记录尚且列在中二流,刘晔列弱二流比较合适
杀郑宝能够使刘晔名闻淮海,郑宝不能太低,否者不能突出刘晔之勇。且郑宝又有勇名刚强,暂列中三流。郑宝有些名头,记得当年刘子扬就数次请友人鲁肃前往巢湖就郑宝处。
引用第二十回:刘晔二十余岁在扬州席间,砍杀刚强郑宝,名闻淮海
附7、典韦手杀张邈帐下数十人而逃
分析:杀死数兵战例
应该算典韦独战张邈帐下不少军士且杀数十军人
引自第二十回: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而逃窜于山中。
59、曹豹交马敌不住夏侯惇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曹豹不敌夏侯惇,无回合数,但有交锋过程的场景描写,排出了速败,但不能准确确定二将差距。
引用第二十回: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本阵。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向前迎敌。两马相交,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折木拔树,军执旗幡尽皆刮倒。曹豹敌不住夏侯敦,回马便走
60、管亥不数合杀上将宗宝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武评50:
宗宝:武力值82,弱三流
鉴于其他战例推及管亥武力92-93,根据常态不数合败相差10分的原则,不数合被杀的宗宝可相差管亥约11-12,由于宗宝是孔融麾下上将(即主将),同时有骁将勇名,而孔融手下向来不缺猛将如武安国以及曾临时效力的太史慈,故宗宝武力则其上限92。
引用第二十回:管亥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融背后一匹马迎之,乃北海骁将宗宝,挺枪而出。两马相交,战不到数合,宗宝被管亥一刀砍于马下
附8、太史慈单骑冲黄巾阵如入无人之境
分析:常态战例,单骑冲阵
常态下的单骑冲阵,而且冲阵前是孤身,敌方是实力很较弱的黄巾大军。
演义中有六名将领在冲杀中曾被赋予“如入无人之境”的措辞,北海太史慈也榜上有名,其余五名是赵云、吕布、文丑、关羽和张苞
附9、太史慈独战黄巾军搠十数人下马
分析:独战众军,杀死数兵
太史慈独战黄巾军搠十数人下马脱身
引自第二十回: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贼首将感到壕边,那员将回身一连搠十数人下马.
附10、太史慈单骑突围搠黄巾三十人下马退数百骑
分析:常态战例,独退众敌
战前孤身,独战搠三十人下马,独退数百骑,但敌方是实力很较弱的黄巾数百骑。
演义中有七名将领曾经一人杀退数百人,北海太史慈亦是其中之一,其余六名是文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和徐晃
引自第二十回:融喜,作书付慈收了,擐甲上马,腰带两弓,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数百骑来战,被慈搠三十人下马,余皆退走。慈杀开群贼,透围而出。
附11、太史慈单骑突围八面射死黄巾数百人退数百骑
分析:常态战例,独退众敌
战前孤身,独战,射死数百人,退数百骑,敌方是实力很弱的黄巾数百骑
太史慈身上可能背数百之箭吗?鉴于作者强调太史慈“腰带两弓”,我们视为仍有可能,如果需要对太史慈射死数百人的原因给予其他解释的话,若非老罗之笔误或者后世抄传之笔误,则也有可能是太史慈一箭多雕的缘故。或问,可能吗?burrjiang之见,也有可能,既然作者能够在演义中杜撰三四百场单挑的神话,自然也能够杜撰太史慈一箭多雕的神话。演义诸多将领中只太史慈被赋予“神射”的措辞,也仅太史慈曾凭一箭神射令一整支诸侯敌军战场求和,故北海太史慈强悍之射又与其前后呼应。
引自第二十回:管亥知有人出城,度料是求教,令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枪,拈弓搭箭,八面皆射之,射死数百人,应弦落马,贼皆退回。
61、关羽数十合杀管亥
分析:常态交锋,正面交锋胜绩
也是演义中交锋数十回合之后的唯一一次杀敌。
武评51:
管亥:武力值92,弱一流
根据常态交锋五十合败,武力相差5左右的原则,数十合才被关羽所杀的管亥武力可相差关羽5-6分,故管亥可为92-93分,管亥上有战超一流数十合的记录,下有常态速杀敌将记录,符合一流武将的条件。鉴于无更多的表现,则其下限92分,弱一流
引用第二十一回:量管亥怎敌云长,数十合之中,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62、张飞数合战于禁
分析:常态交锋
数合无结果,被中断交锋,这一战被部分网友认为是张飞的污点战例,毕竟18年后,于禁被马超八九合所败,不过网友通常忽略了十七年后于禁已经是中年。
引用第二十一回:张飞见了,更不答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众军呐喊,玄德勒马观看。于禁与张飞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喝兵士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当前追杀 |
|